9月13日下午,眉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眉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从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生态环境项目投融资三个方面,通报了该局助企纾困、赋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45天VS 7天
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东坡区一项目属于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单位,在审批过程中,遇到了项目部分建设内容与原环评不符的难题。东坡区生态环境局先后组织专家进行专题咨询和论证,指导企业重新申报并规范建设;成立工作专班,指导帮扶企业落实整改,督导企业依法办证;提前介入审核,确保企业申报资料快速通过;进行现场核查,确保排污许可质量符合要求。
原本法定审批时间为45天,通过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企业从提交申请资料到取得排污许可证仅用了7天时间,足足压缩了38天。
近年来,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控准入门槛,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建立“重点项目”专班服务,通过提前服务、限时服务等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执法刚柔并济
陶瓷企业的环境问题彻底解决
“进厂前黑皮鞋,出厂后白皮鞋。”这是丹棱县一家陶瓷企业曾经的工作场景。厂区内露天堆放的原料,风一吹漫天的灰尘,下场雨满地的泥泞;破碎工段老旧的除尘设施,在轰鸣的声音中“仙雾朦胧”。
企业屡次整改、屡次不达标,为彻底解决企业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门邀请企业负责人到先进陶瓷企业参观,促使企业下定决心全力创建高标准绩效评级企业。同时,邀请省、市专家到现场把脉问诊,从行业实际、生产情况、废气治理出发,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数字化管理、注重环保人才三个方面建议,为企业量身打造提标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企业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上实现了质的飞跃,2023年成功通过B级绩效评定。
近年来,眉山市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执法与帮扶并重”理念,在“铁腕执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暖心服务”,通过主动靠前解决各方环境管理难点堵点、差异化监管柔性执法、“送法入企”等活动,助企纾困解难题。
专项资金赋能
1700万助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一企业以废气排放为主,前期管理较为粗放,因此受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影响很大,一边是待生产订单,一边是高达数千万元的超低排放改造投资,“两座大山”让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在得知企业具备超低排放改造条件,也有意愿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眉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深入企业帮助其谋划包装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同年10月,该企业包装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成功储备入库,次年6月,企业成功获得1700余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并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目前企业正准备将原本的绩效评级C级升级为A级。
“十三五”以来,眉山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有效推动367个生态治理项目落地,一大批企业得益于中省生态环境财政资金的支持,实现了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现污染减排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