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 产业兴

为缺水农户送“甘霖”

非遗年画销四海

全程托管服务 “撂荒地”变“丰收田”

遍地金黄 颗粒归仓

焦点新闻
更多
生态美 产业兴
近日,俯瞰巴中市南江县元潭镇元泉村曾家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错落有致的民居和蜿蜒的道路、多彩的田园相映成景,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近年来,南江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机结合,以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产业结构优化、农田水利兴修为抓手,使当地310余个村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肖定怀 摄影报道 | 2天前 1184点击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四川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强省
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兴隆湖、绛溪、锦城、永兴四大天府实验室形成可转化成果40余项、实现产业化8项、直接孵化企业4家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在川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位居全国第3引育产业技术研发机构360余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1年至2023年实施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00余项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万家,瞪羚企业达264家用好改革开放这个“
2天前 1027点击
共筑全民健康之路
9月6日,巴中市南江县在集州街道红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的广场,通过设立展板、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用科普知识共筑全民健康之路。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肖定怀 摄影报道 | 4天前 1432点击
全省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 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名单出炉
9月10日,全省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宣读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奖256项,包括9个个人奖项和247个项目奖项。其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杜祥琬院士、四川大学李安民院士获得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大学赵海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成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徐兵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柴晓明、成都理工大学范宣梅5位青年人才获得四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 4天前 1448点击
地方报道
更多
“智汇新都 筑梦航空”2024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新都区主场活动启幕
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主题,9月14日,由成都市科协指导,成都市新都区委、新都区人民政府主办,新都区科协、新都区委宣传部等9个单位承办的“智汇新都 筑梦航空”2024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新都区主场活动在黄桷树广场启幕。成都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坚,新都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吴桐出席活动。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辖区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小学生代表及市民代表共计200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 15分钟前 1205点击
共筑科技强国梦  2024年广安市“全国科普日”启动
为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9月14日上午,由广安市科协、重庆市渝北区科协、邓小平图书馆等单位主办的2024年广安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在广安邓小平图书馆举行。市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县(市、区)科协负责人、科普志愿者、社会各界代表等近300人参加。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发布了10名长期扎根一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播
四川科技报记者 周宇 | 20分钟前 1221点击
邻水县:春雨润苗行动 授信1.25亿元惠及企业272户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体系的“微循环”与社会创新的“活力引擎”,其健康发展对于整体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今年,广安市邻水县税务局积极响应“春雨润苗”行动号召,精准对焦小微企业在税务辅导、政策解惑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优化税费服务模式,迅捷响应、精准施策,如同绵绵春雨般滋养着小微企业的成长沃土。邻水县税务局工作人员正在企业宣传政策 近日,在四川渝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会议室,一场关于税务服务
甘子怡 沈尔布 | 23小时前 980点击
广安高新区:把好月饼“安全关” 守护中秋“团圆味”
中秋将至,各式各样的月饼已上市热销。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期,广安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所深入辖区开展月饼专项检查行动,严把月饼“安全关”,守护中秋“团圆味”,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在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小作坊、食品店、商超等月饼售卖场所,广安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小作坊原料的来源渠道,加工制作的环境卫生,对企业现场管理、车间布局、安全和质量控制等进行全面指导,提醒他们不得过度
李勇 | 23小时前 983点击
科技前沿
更多
探秘雷达的奥秘!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公众开放周活动
雷达如何为灾害预测提供监控指挥调度的手段?精密测量又是如何助力雷达系统升级?在智能安防方面,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它究竟是干什么的?智能安防雷达系列产品如何服务国家反恐作战和边防空管的?5月27日上午,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图书馆二楼光影厅,举行“讲座+直播”的2023年度公众
2023/05/30 18:29 89900点击
科技前沿|人工智能 (AI) 的发展和未来
人工智能 (AI)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和发明家阿奇塔斯首先探索了创造智能机器的概念。然而,现代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是在 1956 年达特茅斯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创立的,当时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讨论了构建“思维机器”的可能性。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早期,重点是开发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下棋和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领域的早期成功有助于将人工智能确立为一门科学学科,并促成
2023/02/14 15:11 105701点击
“月宫”过“一天”,“地上”过一月!
一直以来,人们对月亮有无尽的好奇与向往。宋代苏轼曾写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追问月亮上的时间。那么,月亮上也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吗?月亮上的“一天”是多久呢?天文科普专家为你揭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上之所以有昼夜交替,主要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一个地点有时候照得到太阳,有时候照不到。天文学上,描述地球昼夜周期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
王珏玢 邱冰清 | 2023/02/10 14:38 105859点击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12月5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生物实验室,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员处理从太空归来的水稻样品。新华社发人类要在空间长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张泉 | 2022/12/06 10:14 124038点击
推荐阅读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2月16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周利平、徐勇,省科协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王欢出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处理装备”“核桃油脂及蛋白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项目”“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牧草大棚(成都)示范项目”等33项科创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达2.93亿元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精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四服务”重要指示,以“天府科技云”服务全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谢商华、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出席会议。省科协副主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