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独居老人上门做家务,久久为功、风雨无阻;关爱留守儿童,送助学金、捐赠学习用品、寒暑假暖心陪伴;助力春耕秋收、护航旅客出行、开展义诊义剪,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群众需求……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广安市前锋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用爱和温暖服务千家万户,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近年来,前锋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该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一抹抹“志愿红”成为前锋最美风景线。
贴心服务 温暖千家万户
12月3日8时许,前锋区龙塘街道平桥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志愿者兰建兰穿上红马甲、佩戴好工作证、拿起清洁工具便出了门,很快便赶到居住在平桥社区车站巷1号的独居老人张大娘家中。
“张大娘,最近天气冷,在家里取暖烤火后,一定要记得及时断电。”一番交谈后,兰建兰便手脚麻利地打扫起屋子来,让老人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张大娘今年75岁,丈夫和儿子都已离世。2023年4月,兰建兰走访了解到她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其办理了临时救助,相关部门一次性发放了1000元救助金。
平日里,兰建兰也会定期到张大娘家中探访,排查安全隐患、打扫卫生等。“小兰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帮了我很多,逢年过节也会来看我,让我心里很温暖。”张大娘笑着说。
平桥社区有“两多”,一是老旧小区多,二是老年人多。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热心居民组成,定期进行爱心探访、入户打扫卫生等,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特色活动,如冬至包饺子、除夕做年夜饭、重阳节慰问等,不仅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截至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已服务500余名困难老人,服务时长8000多小时。
平桥社区志愿服务队是前锋区众多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支。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中,前锋区坚持把党员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力量,重点健全“一老一小”、应急救援、卫生健康、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在各社区组建以辖区居民为主的民生类志愿服务队伍,共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做优做强、走深走实。
近年来,前锋区累计注册志愿者5.86万人、建成志愿服务队伍492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2863个,服务时长140万余小时,在经济发展、扶贫济困、乡村振兴、文明宣传、环境保护以及大型活动等方面,广大志愿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份志愿力量。
擦亮品牌 满足群众需求
12月5日9时许,志愿者冯点容来到前锋区桂兴镇初级中学,给困难学生曾天佑(化名)送上助学款。
曾天佑是桂兴初中一名七年级学生,因家庭遗传导致下半身瘫痪。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排在班级前列,且性格开朗。
“在曾天佑身上,我看到了坚强和乐观的精神,这次送助学款也是鼓励他继续好好学习。”冯点容告诉记者,接下来,她会持续关注曾天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解决一些困难,为他的成长保驾护航。
2017年以来,为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前锋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苔花儿童 助力圆梦启航”的爱心帮扶活动,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家,为困难家庭学生送上助学钱款,捐赠学习用品,开展寒暑假暖心陪伴活动。
近年来,前锋区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志愿服务优势、特色品牌优势,构建志愿服务品牌矩阵。一批接地气、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品牌。
法治志愿者团队推出“锋速志愿·法治同行”志愿品牌,提供法治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发布志愿项目99个,累计志愿时长11627.21小时,该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广安市青年志愿服务优质项目。
培育“青春志愿 爱在旅途”“‘锋’华正茂 志愿同行”“美润曙光 新苗拾遗——非遗文化传承”等主题志愿项目20余个,其中“美润曙光 新苗拾遗——非遗文化传承”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四川省赛铜奖。
组建“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深化“为民先锋、爱民使者”机关党建品牌,以项目化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发挥核心凝聚、专业支撑、用情服务优势,全方位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
如今,前锋区鲜艳的“红马甲”在涌动,5万余名志愿者形成醒目的“志愿红”,遍布在该区各个角落,他们的真诚奉献,展现了前锋区的文明之美。